空中编队对地攻击 谭超摄
技术人员正在检查鱼雷 鄢润波摄
舰载反潜直升机发射鱼雷 鄢润波摄
飞行员迎着朝阳进场训练 谭超摄
新型战机随时升空作战—— 空军航空兵某师 本报记者 谭洁 张金玉 本报特约记者 郭凯
飞掠大海、飞进山谷、飞临大漠……进入盛夏,空军航空兵某师新型战鹰频繁出动,在一处处新空域留下开拓航迹。
首次对远程陌生目标突击、首次大机群多日连续奔袭、首次实现从临空轰炸到远程精确打击的跨越……一个个记录被飞行勇士们写在蓝天。
作为空军轰炸航空兵的拳头部队,该师装备了一批具备远程突击能力的新型轰炸机,加载了新的武器火控系统、指挥仪等多种新设备。短短3年,该师不仅成功破解了新装备带来的安全难题,战斗力也直线跃升。在前不久举行的一次夜间海上训练中,该师满载负荷的机群编队远程突击,命中率达到100%。如今,全师95%的机组不经临战补充和临战训练,就能随时升空作战。
实施大机群编队远程海上超低空突击,组织指挥难、保障难度大、风险因素多……其中最大的难题在于海上风云莫测、飞行攻击条件极端恶劣。对于长期“看老天眼色训练”的轰炸航空兵机群,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师长刘敬权带领一批师团飞行骨干一边深入研讨,一边在海雾弥漫的某海域上空反复操演。
1000米、500米、200米……一架架战鹰低空呼啸,一个个新记录相继诞生。仅两个月时间,他们连续创造了空军轰炸航空兵训练史上的4项新记录!
一次次蓝天探路,飞行员们千方百计开展战术技术创新。他们将新武器火控系统的使用流程融会贯通,使火力准备时间大大缩短、攻击距离增加了45%,实现了空中打击一次性发现目标、一次性进入攻击航线、一次性摧毁。高空密集编队、山谷隐蔽突袭、夜航锁定靶标、突破空中拦截等高难课目一个个被攻克。在上级组织的一次实兵对抗演习中,该师所属某航空兵团综合运用一些新战法,10多个机组绕云团、穿雷区,避开“蓝军”地面防空网,以排山倒海之势对“敌”实施了毁灭性打击。
海军某舰载机团—— 陌生海域反潜弹无虚发 鄢润波 谭景春 杨奉景
夏日,黄海某海域。
“发现水下可疑活动目标,立即出击!”
8时3分,海军某舰载机团接到出击命令后,两架异型舰载反潜直升机迅疾起飞,直奔可疑海区。
“舰载直升机反潜受海上气象、海况影响较大。水下目标难搜索、难攻击,稍不注意就发现不了目标或导致攻击失败。”担任这次任务的战术指挥员赵树民介绍。为完成这次任务,该团专门成立科研小组,对陌生海域反潜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科学论证,并通过图上推演、模拟演练制定出多种处置方案。
8时58分,特级飞行员、机长苏迪驾驶的一架某型舰载反潜直升机首先掠低空飞抵可疑目标海区。他凝视前方,带杆消速,保持好海上飞行状态。战术协调员钱宝峰及时打开机载设备,启动攻击程序……
两分钟后,发现水下可疑目标,钱宝峰发出“5分钟准备”的口令。机长苏迪驾驶直升机左转弯建立攻击航线。
“5、4、3、2、1,发射!”
一声令下,钱宝峰迅速按下发射按钮。直升机轻轻一颤,机载鱼雷从外挂架上飞离并画出一条弧线,随即一头钻入大海……
“目标击中!”在沉闷的爆炸声中目标被彻底摧毁。
紧接着,由特级飞行员赵鲁英驾驶的另外一架某型舰载反潜直升机也传来搜潜、攻潜一次成功的喜讯。
这是该舰载机团进行的带实战背景的一场实弹攻潜训练,也是该团在陌生海域首次组织的异形舰载机连续攻潜训练,成功实现了侦察监视、信息传输、精确打击的一体化。
沈阳军区某陆航团—— 成建制大机群转战千里 严俊 本报特约通讯员 石斌欣
清晨,薄雾笼罩的科尔沁草原,战鹰起降频繁,地面保障到位。这是沈阳军区某陆航团成建制、多机型、大机群转战千里开辟野战机场以来的第50个飞行日。
该团着眼未来战争需要,克服低空、超低空等战术课目训练不易组织的困难,远赴科尔沁草原,开辟野战机场进行飞行训练。
成建制、多机型、大机群转场开辟野战机场,牵涉到组织指挥、机务维护、装备保障、后勤保障、飞行管制、气象预报、通信导航、机场开设等方方面面,组织工作复杂,协同要求全面。该团精心组织,依托某民用机场,利用塔台指挥车等进行指挥、导航,实现了由固定保障向动态保障跨越,保持了战机100%的完好率和出动率。
驻训期间,该团克服大风、扬沙、低云、降雨等复杂气象,先后组织飞行3700多架次,完成超低空掠地截击、沙漠搜救、机群编队等战术课目训练和实弹攻击。数枚导弹和近千枚火箭弹精确命中目标。(栏目图片由周家旺提供)